CNS/ATN航空相關專用名詞和解釋
- 詳細內容
- 分類:民航知識
- 最近更新於 2014-06-16, 週一 10:38
- 發佈於:2007-07-29, 週日 08:28
- 點擊數:12615
3
C/A Code-Coarse/Acquisition Code【粗調/擷取碼】
粗調/擷取碼也被稱呼作標準定位服務(SPS)。粗調/擷取碼僅被調制在L1載波上,而刻意不調制在L2載波上,其有效波長為300公尺。另參"標準定位服務(SPS)"。
Carrier Phase Tracking GNSS Receiver【全球導航衛星載波相位追蹤接收器】
一種接收器,在全部或部份時間內,除了使用平常GNSS 資料處理的方法外,並持續追蹤GNSS 導航衛星的載波相位以計算導航資料。
Closest Approach【最接近情況】
由國際民航組織(ICAO)公布,關於機載防撞系統的定義。當本飛機(配備ACAS)和闖入者間距離最小時稱之。當二飛機間的距離是最小時,稱之為二飛機最接近的時刻。
C/M-Carrier-to-Multipath ratio【載波對多重路徑訊號比】
直接接收的載波必v相對於多重路徑反射後載波必v的比例。
CMU-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Unit【通訊管理單元】
通訊管理單元透過機載網路、空-地網路或地面網路,可提供數據服務的能力,並允釵b不同的應用系統間作資料的傳遞。通訊管理單元主要弁鄍]含集線器弁遄BATN空-地數據鏈的網路管理以及ATN與機載系統的相容介面。另參?/span>"數據鏈管理單元(DLM)"
C/N0-Carrier-to-Noise Ratio【載波雜訊比】
在一赫茲的頻寬下,總載波必v相對於平均噪音必v的比例。
CNS/ATM-Communication Navigation Surveillance/Air Traffic Management【通訊、導航、監視與飛航管理】
為了最充份使用空域容量,國際民航組織(ICAO)於1990年代發展未來空中導航系統(FANS)概念,並於1993年更名為CNS/ATM,包含:
(1) 通訊,使用衛星科技以增加通訊的弁鄍H及涵遢d圍。
(2) 導航,使用GPS或GLONASS系統來取代地面助航設施,以增加飛機定位的精確度。
(3) 監視,經使用自動回報監視(ADS)的方法以達成監視全球各角落飛機的目標,包含無雷達涵貌滌炾鴞b內。
(4) 請參(ATM)。
Conflict【衝突】
發生於二架或二架以上飛機之間、飛機與空域之間以及飛機與地形之間,無法達到最小適當的隔離時,稱為衝突。
Conflict Detection【衝突偵測】
將飛機飛行軌跡投射至平面上以計算出衝突(conflict)是否會發生的判定程序。亦就是判定是否無法維持所需要的最小隔離。
Conflict Probe【衝突探測】
將飛航計畫書的飛行路徑投射至平面以計算出是否違反最小的平面隔離。
Conflict Resolution【衝突排解】
決定一架或多架飛機間如何動作,以避免衝突 (conflict) 發生或降低衝突可能性的程序。
Co-ordination【協調】
二架配備機載防撞系統的飛機經由避撞諮詢協調資訊(RAC)的交換,使得彼此互相接受避撞諮詢的過程。
Co-ordination Interrogation【協調詢問】
第二代或第三代機載防撞系統系統所發射的S模式詢問(上鏈發射),其中包含避撞排解訊息。
Co-ordination Reply【協調應答】
一個S模式的應答(下鏈發射),以說明收到從第二代或第三代機載防撞系統之S模式發射機傳來的協調諮詢。
Corrective RA【修正航線避撞諮詢】
一個由國際民航組織(ICAO)公布,關於機載防撞系統的定義。它是一種建議飛行員將飛機偏離目前航線的避撞諮詢(Resolution Advisory)。
CPDLC-Controller-Pilot Data Link Communications【管制員-飛行員數據鏈通訊】
一種介於管制員與飛行員間通訊的方法。CPDLC採用數據鏈來取代語音通訊,並使得很多與飛航管制有關的業務得以提供,如飛航管制野i (ACL) 的傳送,飛航管制的通訊管理 (ACM),以及飛航計畫一致性檢查 (FLIPCY) 等等。
CSMA(or CSMA / 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載波感測多重擷取(或碰撞偵測載波感測多重擷取)】
經使用載波感測多重擷取的方法,任一終端會監視(傾聽)線路或頻率是否擁塞。如果二個站台在同一時間發送訊息(碰撞發生),則雙方都會停止傳送,並在下一次嘗試傳送前各先等待一段任意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