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用航空運輸發展史簡述 補遺

編者按:本文摘自民航資源網,原作者為法制晚報,不僅充實了中國民航發展史,同時提及中國的首張航空郵票,相信讀者中不乏郵迷,因此編輯部也特別蒐集了珍貴的郵票圖片,也插入同型飛機的圖片

話說1920年5月7日上午10時,一架亨得利佩治式飛機裝了郵件和報紙,從北京飛抵天津,下午,由天津返回北京。這是中國首次郵件空運,也是中國民用航空事業的發端。

清政府在南苑修建了中國第一個機場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駕駛"飛行者"號試飛成功,人類從此實現了飛翔的夢想。清朝政府受資本主義國家發展航空的影響,於1907年起,陸續派出留學生分赴英、法、日等國家學習飛行和飛機製造技術。1910年8月清政府撥款委任留日歸來的劉佐成、李寶浚在北京南苑修建廠棚、製造飛機,並利用南苑駐軍操場修建了中國第一個機場。

貸款購得百架飛機 部門重疊互打嘴仗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少國家都積極利用過剩的軍用飛機發展民用航空。當時北京政府一方面害怕外國民航之手伸到中國,有損國體、顏面;一方面也想裝點門面,擴張勢力,因而於1918年,交通部設立了籌辦航空事宜處,籌措民航建設。

北京政府從英國購進愛弗羅504K型教練機2架、亨得利佩治商用飛機6架,命名"京奉"、"京綏"號等。10月,英國政府採用借貸方式,推銷戰時存貨,北京政府又以借得的180萬英鎊,購進維梅型和愛弗羅型飛機100多架,這是中國首批定購的民用飛機

亨得利佩治

愛弗羅504K

與此同時,北洋政府還在國務院之下設立了航空事務處。在一個政府裏,有交通部的籌辦航空事宜處,又有陸軍支援的國務院航空事務處,兩者相互傾軋,爭權奪利,打嘴仗。

北京首飛天津用時50分鐘

1920年4月24日,京滬線的京津段進行試航。首航試飛時,英國飛行員駕駛一架由亨得利佩治式轟炸機改制的0—004型14座客機,名?"京漢"號,從北京首飛天津獲成央C5月7日,京津航線正式開航,上午10時,飛機飛離北京南苑機場,載著幾名英國僑民和乘客,順帶郵件,由英國空軍駕駛員卡蒲蒂·馬堪尼上尉擔任機師。50分鐘後,飛機抵達天津兵營操場。下午從天津飛回北京,也順帶駐津英軍、僑民及民?的郵件。這便是中國最早的航班飛行。

京滬線醞釀半年只開通10天

1921年1月,航空署署長丁錦與郵政總辦鐵士蘭舉行會談,商議了航空郵運辦法,同年4月簽訂了航空郵運合同。此後又從英國購進了3架維梅型飛機執行任務,被分別命名"大鵬"號、"正鵠"號和"舒雁"號。

圖:英國維梅型飛機 1921-1925年英國在中東戰役中主要的機隊

1921

遺憾的是,這條航線的壽命比京津線還短。10天之後,它便由於設備原因、經費困難而夭折了。

民用航空消耗百萬"打水漂"

1921年至1924年,每年夏天還有一個專門開闢的北京至北戴河的特別航班,?北京政府官員及外國駐京使館人員服務。首航於1921年8月12日開始,每星期五由北京飛往北戴河,星期六、星期日在海濱和長城風景區進行遊覽飛行,下星期一返回北京,同時運遞郵件和新聞紙。

當時政府腐敗,連年內戰,民不聊生。航空管理機關開支、員工薪水都靠借錢,要發展民航事業幾乎是空想。加上主辦航空的人不懂航空,且多是貪官污吏,所以航空辦得一團糟,到1924年民用航線便全部停飛了。北洋政府花費了上百萬元,並借了大量外債籌辦的航空運輸,有如曇花一現。年7月1日,北京——濟南——上海航線正式開通。該航線先開通北京至濟南段,濟南至上海仍由火車運送郵件。這次京濟航線使用從英國購進的維梅型飛機,由英國人巴德森擔任正駕駛,中國人曹志明?副駕駛。下午4時45分,在南苑機場飛機起飛,晚上7時40分飛抵濟南張莊機場。同行的有中國、美國、英國和日本的記者,還載運了4件郵件、4件郵包,並在首航郵件上加?ldquo;由中國創設航空郵班開幕第一次所發之班運寄"字樣章。

事後,航空署發表聲明說,京滬航線開通,是中國組織的首次航空郵運。當日航空署還發行了中國第一套航空郵票共5枚,規定每封信必須貼航空票1角5分,另加貼普通郵票3分,否則作欠資論處。同時還發行了航空明信片,上有從空中鳥瞰北京天壇的圖案和文字。八年之後發行了第二枚航空郵票,面額四角五分

額外資訊